近期,記者實地探訪中國移動位于四川省多地的低空經濟項目應用,低空經濟在基層城市治理、文旅、醫療等領域相繼開花結果,在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低空經濟項目深度、廣度持續擴充。以中國移動為例,百萬元、千萬元級別應用項目將在明后年落地,低空經濟作為經濟增長新動能的作用日益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低空經濟應用的蓬勃發展離不開5G、AI算法等數智化技術加持。隨著5G邁入5G-A新階段,其通信與感知一體化的特性,在助力低空安全方面也正扮演重要角色。
低空應用多場景落地生根
記者在德陽市人民醫院旌湖院區看到,該院構建的以無人機為核心運力的低空醫療物流系統,依托低空醫療智能管控平臺,整合智能機艙、5G網絡等基礎設施,在兩院區之間建立起一條專用的空中物流通道,專門用于檢驗樣本、緊急藥物等醫療物資的轉運。
德陽市人民醫院醫工信息部謝賢凱告訴記者,該院于去年引進了一款升限高度達110米的民用低空無人機,飛行速度可達60公里/小時。該無人機載重接近4公斤,對應200個真空采血管的重量,單程轉運200個患者的采血樣本,可以避開航線上的建筑物且不受天氣和路況因素影響。
“引進無人機前,我們院區與院區之間的生物樣本轉運,每天只有上午11點和下午2點兩個班次的車,引進無人機后,轉運班次增加至5班,上午7點半無人機就開始工作了,檢測周轉時間(TAT)從15分鐘降至8分鐘,平均縮短了約46.67%。”謝賢凱說道。
生物樣本、小宗物資轉運僅僅是德陽市人民醫院探索無人機應用的一期成果,從2024年3月至今,累計飛行里程達到2萬公里,飛行班次超過3200班次。據介紹,下一階段,該院將探索滿足更遠院區及醫聯體單位轉運需求,計劃年內引進載重10公斤、航程25—30公里的中型無人機。
位于綿陽市梓潼縣的七曲山景區擁有一片千年古柏林,當地相關部門將千年古柏、歷史古建的保護作為重點工作方向,但傳統人工巡護因覆蓋有限、響應滯后難以滿足現代森防需求。
七曲山景區警務室民警張霖粟告訴記者,去年,她所在的梓潼縣公安局與中國移動四川綿陽分公司、西南科技大學搭建起警校企聯合機制,共同打造“潼域森防系統”,該系統深度融合5G低空網聯無人機與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了“感知—巡查—處置”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
“我們利用無人機對廣大區域進行定點定時巡飛,通過無人機配備的攝像頭,無論是遠距離區域還是夜間,都能看到清晰的回傳圖像,如果在巡飛過程中發現游客抽煙等不文明行為,我們也可以通過喊話器及時勸導、教育。”張霖粟介紹,去年春節期間,七曲山景區等游客量達5萬人次,無人機在態勢掌握、人員管控、車輛疏導及森林防火等場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效率提升、經濟性增強
正如謝賢凱所說,在固定周期內,無人機的運維費用是恒定的,飛的班次越多,產生的效益越高。“現階段,無人機的運維成本由醫院承擔,但考慮到生物樣本的檢測質量和TAT時間直接相關,運輸效率的提升會明顯提高醫院服務品質,因此,成本的增加是值得的。”
事實上,推動效率提升、革新傳統模式正成為低空經濟在各行各業加快滲透的重要驅動力,類似的反饋還有不少。張霖粟告訴記者,在七曲山景區,以往需要2小時才能完成的巡查區域,無人機僅需30分鐘即可全面覆蓋,且單次巡查成本從400元大幅降低至50元。此外,無人機利用熱成像技術,2分鐘內就能發現古柏樹的異常溫度點,巡查效率提升了90%,火情檢測準確率高達98%。
農業生產方面,記者在位于北川縣石椅羌寨的苔子茶園里看到,依托中國移動四川綿陽分公司與當地政府聯合打造的“苔子茶數字管理平臺”,多光譜無人機對茶園開展周期性巡飛,實現了病蟲害智能預警與生長數據動態采集,為茶園農事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這一變革不僅使茶葉單產提升約7%,人力成本節約超25%,同時推動優質茶品占比提升15%。
與此同時,共享無人機等新商業模式的涌現也讓低空經濟呈現出更多可能性。
綿陽科技城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銳告訴記者,在石椅羌寨,該公司推出了共享無人機服務,游客只需像租用充電寶一樣現場掃碼,即可租用共享無人機自主操控拍攝。無人機提供“跟隨、環繞、漸遠、上升、降落”五種航拍模式,滿足游客多樣化的拍攝需求。
在綿陽仙海,記者看到,當地游客既可選擇現場掃碼自行飛行操作,享受個性化拍攝樂趣,也可在異地通過“低空智行”小程序一鍵下單,選擇無人機“云游”航拍服務。下單后,停靠在仙海廣場智能停機坪的無人機就會按照預定航線自主飛行,游客還可以下載航拍視頻留念轉發。
數智化技術護航飛行安全
“低空經濟既要飛得好,也要管得住。”在采訪中,多位受訪對象向記者表達了這一觀點。無論是“飛得好”還是“管得住”,都離不開5G、AI算法等數智化技術的支撐。
中國移動四川天府新區直管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喬洋告訴記者,在天府新區萬安街道,無人機巡檢系統實現了從傳統“人防”向“技防”的重要轉變。通過對無人機實施5G網聯改造,5G網絡支撐實時畫面回傳,街道辦可通過“中移凌云”進行日常遠程巡檢,并支持數據存儲回放。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中移凌云”平臺的AI算法,街道辦可對特定信息進行智能捕捉分析,算法涵蓋城市違建、森林防火智能檢測、重點場所人員聚集情況等多種場景,助力管理部門快速響應處理相關城市治理問題。
“無人機傳回的圖片通過自動截取、AI分析,可以作為政府部門執法過程中對違章情況的取證。”喬洋提到,算法存在識別概率的問題,目前,其所在團隊正持續協助政府部門優化AI算法,例如,通過大量“投喂”違章建筑圖片等數據升級機器學習,提升對違章建筑的識別率。
前述“苔子茶數字管理平臺”同樣是將云計算、物聯感知、中國移動千里眼及AI識別等技術與低空技術進行融合,特別是在無人機巡飛影像實時導入智能分析平臺后,系統可自動解析葉片光譜數據,精準識別茶樹生長狀況、病蟲害、雜草分布及倒伏情況。
“前端機器視覺只是采集圖片信息,還要依靠后端的知識庫進行AI智能分析,市農科院就曾提醒我們,在做蟲情分析時要結合歷史數據庫,識別蟲情是本地長期就有的還是外地物種帶來的,通過綜合研判,讓處置對策更有針對性。”北川縣農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向記者說。
目前,國內已陸續實現5G-A商用,5G的應用也從大帶寬領域向大容量物聯網連接、通感一體等場景滲透。記者了解到,在七曲山景區、苔子茶園等地,已經部署了數量不等的5G-A基站,同時還規劃了后續增加部署的方案,5G-A在護航低空飛行安全、低空產業“管得住”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
“5G-A融合光電、頻譜等多元探測設備,可以將感知范圍內的飛行物進行準確區分,剔除鳥類等情況,將反制重點放在未受管制的無人機上;相較于傳統低空雷達,5G-A采用大張角技術,將最低探測高度從離地50米擴展至離地10米。”中國移動四川綿陽梓潼分公司副總經理趙松柏說。
(來源:證券時報)
筑牢安全防線、釋放產業效益 5G-A攜手AI激活低空經濟動能
近期,記者實地探訪中國移動位于四川省多地的低空經濟項目應用,...(865 )人閱讀時間:2025-11-11
低空經濟藍皮書:2030年有望實現低空載人出行的商業化運行
《低空經濟藍皮書:低空經濟發展報告(2025)》11月1日發...(721 )人閱讀時間:2025-11-10
服務低空經濟人才培育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建設知識庫
近日,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啟動低空經濟AI(人工智能)知識庫建設...(948 )人閱讀時間:2025-11-07
立足優勢推動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低空經濟是在低空空域范圍內,以低空飛行為牽引的各種經濟活動的...(580 )人閱讀時間:2025-11-03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