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27日電 (孫慶陽)2024年是低空經濟發展元年,根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向錦武在全球低空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上表示,如同發展汽車產業需要修路一樣,發展低空經濟也需要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需公共航空等領域的協同配合。
向錦武指出,地方經濟以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綜合發展。從1000米以下的低空領域擴展到3000米的高空,無人機和有人機共同構成了這一領域的核心飛行平臺。無人機,作為地方經濟的主要飛行平臺之一,憑借其長航程、靈活部署等優勢,在應急救援、遠程測繪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向錦武看來,低空經濟的裝備技術發展離不開前沿科技的支撐。他提到,智能化、輕量化、智能通信等技術是當前無人機技術發展的關鍵方向。隨著5G、6G以及星鏈等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的超視距遠程測繪和遙控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同時,智能化的飛行控制平臺,如態勢感知、自主飛行控制等技術的引入,將使無人機具備更強的自我意識和自主決策能力。
然而,向錦武也強調,低空經濟的發展不能忽視安全問題。他提到,隱私保護、加密防護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確保低空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特別是在無人機廣泛應用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和公共安全,防止不法分子進行干預破壞,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推動低空經濟的持續發展,向錦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他認為,政府應加強引導,明確政策導向,推動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同時,還應加強前沿科技的研發和應用,為低空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此外,還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密防護措施,確保低空經濟的安全有序發展。
向錦武還特別提到了智慧服務管理的重要性。他認為,通過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可以建立更加高效、智能的空中管理與飛行服務體系,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目標。這將有助于提升低空經濟的整體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第十四屆國際培訓產品博覽會 暨第二屆知識IP品牌節
一、活動介紹第十四屆國際培訓產品博覽會暨第二屆知識IP品牌節...(683 )人閱讀時間:2025-10-29
盛大開幕!600家優質展商齊聚NEPCON ASIA 202
NEPCON ASIA 2025亞洲電子展盛大啟幕!首日人流...(742 )人閱讀時間:2025-10-29
冰城關注|低空經濟全產業鏈加速布局
(記者李愛民)日前,聯合飛機集團與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在哈爾...(833 )人閱讀時間:2025-10-29
華為李常偉:低空經濟有望成10萬億賽道 政策前置是制勝關鍵
如果說2023年是低空經濟的“概念爆發年”,那么2025年的...(905 )人閱讀時間:2025-10-28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